2007年本溪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1月10日在本溪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2007年本溪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1月10日在本溪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市长 冮 瑞
发布时间:2007年09月14日
信息来源:本溪市政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二○○六年工作回顾
2006年,在中共本溪市委的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努力奋斗,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较好地实现了“十一五”开局的各项目标。
全市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实现400.2亿元,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6.75亿元,增长2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3.6亿元,增长20.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6亿元,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9亿元,增长13%。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4%。
结构调整又有新进展。冶金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164亿元,增长28.6%,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0.98%。现代中药、旅游和钢铁深加工制品三大接续产业增加值实现25.5亿元,增长22.6%,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4%。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30.8亿元,增长29.4%。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81亿元,增长24.8%,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42.2%提高到45.2%。城市继续拉开骨架,沿太子河上溯发展。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省考核的52户国有企业改制任务基本完成。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国走在前列,688万亩集体山林全部分到农户。全市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完成5035万美元,增长30.6%。出口创汇9.13亿美元,增长25.5%。
人民生活有新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77.7元,增长16.9%;人均消费性支出7693.7元,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4455元,增长10.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28.8元,增长10%。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9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7.2平方米。
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新增省、市技术研发中心4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申请专利220件。有47项科技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平山区和南芬区“两类新三片”新一轮“普九”通过省验收。全市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全省保持领先水平。成功申报3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4个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桓仁满族自治县被列为省级文化名城。惠民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95%以上。普及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竞技体育在省十运会上获得奖牌比上届增加74枚。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降至5.03‰和0.61‰。4000多名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也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1件,制定政府规章9件。我市被评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政务、村务、厂务公开不断深入。帮扶社区新建、共建公共用房123处,新增办公面积3.9万平方米。全市市以上文明单位达到425个。金春明同志被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雷锋式消防战士”荣誉称号。
一年来,按照市委“在和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质量”的要求,市政府紧紧抓住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工作重点,主要做了十一个方面工作:
(一)大力推进工业强市和结构调整。继续举全市之力支持“两钢”发展。成立了对“两钢”协调服务机构,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竭力帮助“两钢”推进项目建设和解决生产经营当中遇到的问题。“两钢”投资49.6亿元,实施了二冷轧、“1830”化肥等重点技改项目32个。克服了取消钢坯出口退税、钢铁市场价格回落等各种不利因素,本钢、北钢预计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106亿元、58亿元,分别增长40%和21.6%;实现销售收入312亿元、320亿元,分别增长11%和7%;上缴税金30.2亿元和7.8亿元,分别增长15.7%和30%。加快培育接续产业发展。我市被正式批准为省级现代中药科技产业园和国家级现代中药科技产业基地。成功举办了首届辽宁·本溪地产药材供需对接会。制定了钢铁深加工制品产业发展纲要,实施重点钢铁深加工技改项目51个,总投资19亿元。加大了工业技术改造力度。规划实施了200个项目,总投资195.9亿元,有74个项目竣工投产。争取省技改贴息资金5116万元。市财政还安排贴息1000万元,扶持重点技改项目27个。全市当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户。工业用电量完成94亿千瓦时,增长13%。启动了桥北和东风湖工业加工区建设。市、区抽调专人组建筹备小组,完成了两个加工区总体规划和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平整土地500亩,启动盘活区内原有企业8家,拟定了13户地方工业企业搬迁规划。实施新产品开发和名牌战略。全市开发新产品180项,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新增省市两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我市主导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各1项。创辽宁名牌产品7个、本溪名牌产品17个,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个。设立了全市人才开发专项基金。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实行了重奖。
(二)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在县(区)域经济发展上,各级政府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抓工业项目、抓园区规划、抓招商引资,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发展。本溪、桓仁两县生产总值分别增长21.6%、22.1%,平山、明山、溪湖、南芬区和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增长24.3%、20.8%、24.5%、20.6%和25%。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落实各项补贴资金1870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6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植树造林8.7万亩,积极推进林下中药材、优质稻米、山野菜和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新增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2个、省级出口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1个。新建市级以上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65个、种畜禽场20家。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4个。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完成32条线、18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新增通油路村(屯)34个,村村通油路率达到92.5%。新增通自来水村20个,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6%。新通电农户955户。绿化村屯106个。推广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540个。新建灌溉水源工程138项。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3万亩。新修加固堤防和新增生物堤防330公里。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市铺开,参合率达到89%,人均筹资标准50元,补助水平居全省前列。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投入资金1719万元,受益人数7.8万人。新建、改扩建寄宿制学校6所,全市寄宿制学校达到36所。138个村建成2.8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181个村建成1.8万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新建、改扩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79所。在开展城乡共建和农村扶贫开发上,组织102个部门与100个村开展结对共建,组织164个单位与123个村结对帮扶,投资3.6亿元支持农村上产业、增设施、改面貌。
(三)基本完成城市5万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把棚户区改造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和实施惠民政策,精心组织工程建设,并在全省率先实行“党员入户保拆迁”。全年新拆迁5942户,累计完成拆迁面积109.3万平方米,新开工和续建120.7万平方米,累计建成面积160.5万平方米,回迁安置32827户,实现了省定5万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采煤沉陷区治理建成45.3万平方米的程家和卧龙小区,安置居民7023户。在推进棚户区改造和治理沉陷区过程中,工程组织者和广大建设者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同时,扎实完善棚户区改造和治沉工程的各项配套服务,供暖、供水、供气、供电等部门夜以继日地进行施工。新组建社区15个,培训社区人员120人,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835个,还为每户回迁居民发放了服务手册,确保了回迁居民住得起、住得长、住得好。
(四)狠抓招商引资和旅游、现代流通业发展。扩大招商引资。筛选100个投资额千万元以上项目实施重点推进并取得可喜进展,到位资金18.5亿元。成功组织了赴美加、西欧、日韩、澳新、香港、广东、深圳等地招商及经贸洽谈活动30余次。全年共邀请和接待外宾、外商、台商团组84个、930人次,比上年增加一倍多。全市共引进域外资金32.2亿元,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77个,到位资金23亿元。输出劳务2300人次,营业额830万美元。推进旅游接续产业加快发展。制定实施了《本溪市促进旅游业发展办法》,市财政列支200万元建立了旅游业发展基金。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中国·本溪国际枫叶节、本溪县建县一百周年、溪湖区建治百年、本溪建州女真国际研讨会等活动。本溪国家地质公园主碑落成,同时推进了各相关景区建设。旅游业国内收入36亿元、创汇2500万美元,分别增长25%和52.9%。积极发展现代流通业。进一步完善了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引进铜锣湾商业集团进驻我市。浙江义乌小商品城落户本溪。全市新增连锁店铺148个。扶持新建乡镇集贸市场11个。挖掘本溪老字号和名特风味小吃18个。
(五)努力保持财税金融平稳运行。认真落实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财税扶持政策,为“两钢”抵退增值税和减征所得税等11亿元,其中市财政承担了2.1亿元。向国家和省争取专项资金近20亿元,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争取和筹措税费改革、调资补助和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2.9亿元,缓解了县(区)、乡(镇)财政困难。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和财力整合力度,保证了重点项目支出和工资制度改革、提高养老金及低保金标准等重要民生支出。国税、地税部门加强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两税收入总计58.6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深化金融改革和监管,城市信用联社晋升单一法人社。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入收尾阶段。积极筹备本溪市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全面合作。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5.2亿元、贷款余额270.1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37.7亿元和23.4亿元。
(六)着力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小市至碱厂一级公路八盘岭隧道全断面掘进1200米,隧道引线及小市至蜂蜜砬子段路基改造基本结束。丹霍线改造完成了22.9公里路面工程。本辽辽高速公路路基桥梁完成工程量的65%。沈环线北台至高台子段及沈丹高速公路本溪站主出口前移改扩建项目完成可研报告审批。滨河北路建设和拆迁方案已落实。彰桓线北江大桥和201国道31公里新理念工程竣工。本溪热电联产项目完成部分前期工作。桓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已上报省和国家。220千伏富家和太子河一次变电所等4处电网工程顺利实施。太子河综合治理完成投资6716万元,新建堤防7.7公里,建成彩屯、溪湖、威宁三座景观拦河坝。本溪市一中东校、市中心医院综合楼、传染病院综合楼、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等竣工并投入使用。本钢总医院外科大楼竣工。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建成。市博物馆、体育馆和平山清真寺异地重建工程全面启动。
(七)不断深化各项改革。采取产权转让、股份制、破产、重组、关闭销号等方式,加大力度实施国有企业改制。鞍本钢集团组建正在逐步推进。北钢铸管公司与美国企业的合资合作取得较大进展,本钢和北钢部分社会职能移交工作正在进行当中。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市直64个部门和单位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合乡并镇9个,行政编制精简15%,乡(镇)事业单位机构精简35.4%、编制精简31.5%,“乡财县管”改革在各县(区)全部推开。在全省率先完成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受益农业人口41.6万人。积极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审核发放机关、企事业单位住房补贴3528万元,公有住房出售率达86%。调整了市直粮食行政管理体制。事业单位推行人员聘用率98%,聘用合同签约率达95%以上,市直16家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实施转企改制。制定实施了《本溪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意见》。开发区投资2000万元建设1.5万平方米的中小企业孵化园。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营业收入525亿元、上缴税金18.2亿元,分别增长26%和20%;全市现有非公有制市场主体5.5万户、从业人员20.1万人,分别增长9%和9.7%。
(八)切实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城市新区开发继续推进。小堡高速公路出口处的建设广场和市抗旱防汛指挥中心完成主体工程,市广电大厦、工会大厦、建设大厦已开工建设。完善大峪新区中心路。启动一中东校联系路建设。姚家地区公开挂牌开发。进一步改造老城区,加强城市管理。重点改造了总长5.8公里的平山路、西芬路和溪湖路(河西段),道路两侧硬覆盖总面积5.5万平方米。启动17处已摘牌闲置土地开发,规划面积34.5万平方米。改造了90个住宅区的人行甬道和车行道9.8万平方米。完成道路亮化17.4公里,楼体亮化205栋。市区新增绿地35.8万平方米,栽植各类树木35.2万株,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5%。全市新开工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96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销售率达94.6%。新建廉租住房200套。拆除峪明、解放等主干路及住宅区内临建乱建736处、1.1万平方米,拆除影响市容的广告牌匾1431块,清洗和粉饰主干路沿街楼房243栋、45.4万平方米。倡导大家动手,让本溪的大街小巷常年干干净净,新增环卫机械设备18台,市中心城区基本推行民办保洁专业化管理,民办保洁员由640人增至1248人,专项整治了施工现场、施工车辆带泥上路及运输车遗撒,全市共清除生活垃圾、建筑残土、道路尘土等80多万吨,中心城区道路清扫保洁率达100%,达标率达97%以上。我市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核。县城规划建设有新突破。本溪满族自治县规划了小市工业园区,滨河路改造和公园建设成效明显。桓仁满族自治县规划了五女山经济资源开发区,启动了“八卦城”建设工程。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了工业新区香槐大道二期、304国道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九)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建设。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人员8.7万人,其中稳定就业5.3万人。全市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5万个。完成普惠制就业培训5万人。劳务输出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4%,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通过“三级三周限时援助”等方式,使2117户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全市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2.6万人、44.1万人、39.2万人和28.1万人,全面完成省定扩面任务。调整提高了14.6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标准,增发养老金2.2亿元。为3.5万名“4050”人员发放养老和医疗保险补贴7524万元。将全市最低工资标准提高20%。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收缴保证金429万元,为2723名农民工追回克扣拖欠工资408.6万元。启动城市特困居民医疗救助制度,门诊救助和住院救助人数超过1.5万人次。城市低保标准由172元提高到195元,增发低保金410万元;低保人数11.4万人,同比净减少0.6万人。农村低保对象2.1万人。城乡低保持续实现了应保尽保。成立市减灾中心,累计帮扶救济7.4万户次,发放救助款物1580万元。全市筹集资金2596万元,资助城乡各级各类贫困学生10.2万人。进一步改进供暖工作。在抓早抓实上下功夫,夏修改造供暖锅炉110台、改造管网5.2万延长米,分户供暖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实现了提前预热、按期开供、稳定供热。同时,对24807户困难居民实施供暖临时救助,年度安排采暖费补贴3500万元。全面启动环保“创模”工作。完成年度“创模”目标。投资1.9亿元落实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15个。开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七个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了细河流域、太子河流域水源保护区、违法排污企业,挂牌督办34家严重违法企业,整改落实率95%以上。依法取缔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企业6家。全市空气环境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290天,比上年增加13天。加大矿山资源整治力度,减少矿山企业100家,查处违法采矿案件593起。
(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调整和加强了应急指挥和管理体系。加强了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和市场整顿,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继续实行重点信访案件领导包案制,75件包案件中有68件结案或息访,爱特、二机床等敏感案件及华厦集团等遗留问题正在解决。组织开展了6次全方位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出动检查人员2.4万人次,检查了1132户重点企业单位,查处和整改隐患问题3554处。煤炭安全局从市到县独立设置。关闭小煤矿25家。努力消除交通、消防等各种安全隐患。全市各类事故发生起数同比下降13.4%,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为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日常严打与专项整治有机结合,组织开展了“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等专项行动和斗争,全市刑事犯罪案件比上年下降6.7%。
(十一)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出台了科学决策、信息公开、行政责任过错追究等方面的5项制度和规范,编制行政执法工作流程图,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从抓落实入手促进政府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不断打造勤政廉洁、高效务实的服务型政府。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735件,办复率100%,满意率98.6%,解决率60.8%。开展了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具有审批和服务项目的45个市级政府部门全部进入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公。全年受理各类审批事项34395件,办结率99.8%。取消涉企收费项目63个,降低收费标准20个。审计项目70个,查出违规金额3975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4.3亿元,累计收缴并上交财政2137万元,削减或减少财政拨款1532万元。市政府本级印发的文件比年初计划减少20.2%,以市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比年初计划减少29.4%。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改版后的市政府门户网站平均每天浏览量千人次以上。政府各部门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增强。
各位代表、同志们,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在这一年里,国家十几个部委领导来本溪视察指导工作,省委书记李克强、省长张文岳及其他省领导先后来本溪调研和现场办公,省直许多厅局也给予了本溪很多关注与支持。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本溪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157万人民和衷共济、奋力拚搏的结果,凝聚着全市各族人民和各界人士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公安政法干警、驻溪部队、武警官兵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本溪振兴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市目前发展的势头很好,但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经济支撑点过于单一,资源、能源消耗还比较高,地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投资少、项目少、企业少、外商少,接续产业发展的还不够快,安全生产形势还非常严峻。二是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原本煤公司、桓仁铜锌矿等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遗留的问题还较多,引发的投诉和上访也较多。前一段全国性粮油价格上涨,引起我市粮油及制品、副食品、蔬菜等价格有所波动,也给困难群体的生活又新带来了一些压力。三是城市工业区和居住区混杂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新区开发和城市管理力度还不够,城市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城乡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是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区域间义务教育发展还有差别,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相对滞后。五是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还有较大差距,市政府各项工作还存在很多不到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些还需要我们在发展当中不断研究和努力解决。
二、二○○七年工作任务
2007年是本届政府的最后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构建和谐本溪的关键一年。今年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大力实施“三大结构调整”、外向牵动、工业强市和人才兴市战略,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推进构建和谐本溪,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预期和控制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力争比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继续保持全省中上游水平。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
为了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预期目标,政府工作将遵循以下五条原则:一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本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坚定不移地贯彻“在和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质量”的基本要求,突出发展主题,唱响和谐主旋律,坚定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十一五”规划明确的发展思路不动摇,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要用发展的思路、发展的措施去解决我们发展中的一切问题。二是必须坚持本溪要走出去的战略,促进本溪全面大开放。工业企业要走出去,由老城区向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加工区集中,在本钢和北钢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再形成若干个相对集中的集群式工业园区。城市要走出去,在改造老城区的同时,加大新城区开发力度,城市沿太子河上溯发展,扩大城市空间。要跳出本溪思考本溪,将本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融入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大环境之中,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和方法措施都要与大环境、新体制相接轨,不断营造本溪大开放的氛围。三是必须坚持工业强市思想,走有本溪特色的发展道路。本溪具备钢铁城市、绿色城市、旅游城市的潜力和基础,要在今后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取胜,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有利要素与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努力做到“三抓三解决”,即:抓好为“两钢”服务,支持“两钢”做优做强冶金支柱产业,解决本溪的财源问题;抓好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培育三大接续产业、发展壮大专精特新产业,形成产业集群,解决本溪的就业问题;抓好城市建设和环境改善,使土地不断升值,解决本溪的城市建设成本问题。四是必须紧紧依靠本溪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加快和谐本溪建设。本溪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本溪的事业必须依靠全市人民的谋划和创造。要更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更加重视公平与和谐,千方百计地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更加注重改善人民生活特别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真正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五是必须以创新求实、真抓实干的精神,推进本溪全面振兴。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要彻底打开山门,扩大对外开放。要坚决革除体制弊端,激发创造活力。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牢固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观念,大力弘扬扎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倡导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和谐创业。
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打好“四张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经济转型
打好“钢铁牌”,支持“两钢”做优做强冶金支柱产业。“两钢”是本溪发展的主要财税之源。“两钢”发展的快、本溪就发展的快,“两钢”兴则本溪兴,“两钢”强则本溪强。要继续举全市之力支持“两钢”发展。对涉及“两钢”改革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各相关部门都要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优质服务,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支持“两钢”上项目、上规模、上水平,加快向做优做强方向迈进。本钢、北钢实现工业增加值要分别增长14.3%和20%,销售收入要分别增长12.2%和31%,上缴税金要分别增长13%和28%。同时,充分发挥“两钢”资源和配套优势,带动地方工业发展。
打好“比较优势牌”,加快发展接续产业。现代中药产业重点是完善开发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园区核心区建设,在两年内完成14.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培育现代中药特色产业集群。现代中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要比上年增长25%以上。旅游产业重点是实施品牌开发战略,努力争取将本溪水洞列入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预备名录,进一步加大本溪水洞资源的开发。建设五女山高句丽景观园。编制并落实“枫叶之都”专项旅游规划,沿枫叶之路逐步优化植被配置,规划建设若干个枫叶园,合理设置观赏景点。搞好具有本溪特色的旅游商品开发,大力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旅游业总收入要增长30%以上。钢铁深加工制品产业重点是落实好《发展纲要》,继续依托“两钢”规划项目,集中发展汽车零部件、机械器材配件、管材管件、五金制品、钢结构五大产业集群,工业增加值要增长25%以上。同时,大力发展煤化工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装备制造业、新型建材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打好“专精特新牌”,下大力气抓好地方工业发展。以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北工业区、东风湖工业区、牛心台环保工业园区、小市工业园、五女山经济资源开发区和南芬循环经济区“七大园区”建设为载体,着重在地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发展一批“专、精、特、新”型企业。加快企业自主创新,引进推广10项重大科技成果,培育10家专利示范企业,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5%。组织实施50项重点工业技术创新项目攻关,完成8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制定《本溪市发展专精特新产品实施意见》,对全市中小企业开发生产的130种专精特新产品给予重点支持。加快推进桥北和东风湖工业加工区一期工程和3.3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优先保证土地供应。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并向境外、域内外招商引资,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开发建设,尽快使起步区达到入驻条件。要精心规划实施好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企业孵化园建设,加快建成全市高新产业及民营经济集聚的重要载体,成为融入沈阳经济区的先导区。结合工业加工区建设,继续推进工业技改重点项目,积极争取省技改贴息资金额度占全省资金安排水平的比重不低于上年,市财政继续支持专项贴息1000万元。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全年争创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8个,市政府要对创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奖励。
打好“升级牌”,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开拓城乡市场,扩大内需。在城市布局结构调整中不断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引导和支持大型商业集团在溪湖、明山、南芬等地区新建超市,加快建设实华新世界广场、天华新天地商业广场、大峪人防工程等重点项目。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连锁超市和汽车“4S”店。深入挖掘和恢复10个左右本溪商业老字号及传统风味食品,增强地方商业餐饮吸引力。今年要以“放心豆腐”为切入点,抓好放心食品供应。增加城市社区便民店和便利店。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连锁经营店铺达到330个,实现“一乡一村一店”,不断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要增长12%。进一步规划和解决好城市马路市场的退路进厅。年内要解决大河市场资源整合和体制创新,提升大河农产品批发市场功能。
(二)以县域经济为载体,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发展县(区)域经济。要始终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市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县(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帮助县(区)搞好土地储备,做好优势产业、工业园区、标准化示范区、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和建设。要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用标准化建设基地带动农户和促进产业,巩固和扩大中药材、优质米、干鲜果、山野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以绿色食品加工为重点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鼓励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两县要努力建成省级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县。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承办好2007年中国马铃薯大会。继续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巩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设成果,推进绒山羊等特色养殖业发展。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完成195公里村通油路和145公里路基改造。完成10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2110个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1万平方米太阳能房等项目建设。完成110个村屯绿化。建设农村小康环保5个示范村和1个示范镇。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扩大农村适用技术培训。新增农业科技示范企业10家。新建6所寄宿制学校。新改扩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5所、村卫生室80所。新建60个村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室2.9万平方米。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基金使用率继续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农民住院补偿不低于住院总费用的45%,受益面力争达到35%以上。
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启动以林权市场化流转为核心的集体林产权配套制度改革,建成3个林权管理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搞好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
深入开展城乡共建和扶贫开发活动。建立我市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拓展城乡共建和扶贫开发内容,不断完善各项帮扶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扶持发展经济、改善基础设施、搞好村屯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三)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振兴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运营监管力度。支持本钢分离办社会职能和辅业改制,推进本钢医疗机构、供水、社区等社会职能移交工作。授权北钢经营国有资产,促进北钢铸管公司尽快完成对外合资合作。加快北钢子公司上市进度。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有条件地推进262户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结合城市布局调整和工业加工区建设,要政府运作、整合打包、统一规划、整体开发,推进地工路、合金厂内及周边40余户企业搬迁改造,确保1.2万名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对全资、控股、参股等28户企业实行国有资本收益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办法,加强企业的生产、营销、成本、财务和战略管理。强化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流转的监督及管理。深化粮食流通体制和经营管理机制改革,加强储备经营、信息统计、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确保全市粮食安全。
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继续按照对现有民营企业做强做大一批、对本溪域外民营企业引进一批、对国有企业彻底改制发展一批和为民营经济搭建平台再投资发展一批的思路,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增长20%。政府科技资金要支持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新产品开发及科技成果转化。加大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引导民营资本由兴办资源性产业向兴办加工业和新兴第三产业转移,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进入开发区和工业加工区,尽快形成产业集群。
(四)加快城市布局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认真落实本溪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逐步彻底解决工业区和居民区混杂问题。今年要按照“开发新区,改造老区,调整完善中心区,城市沿太子河上溯发展”的思路,城市建设坚持棚户区改造范围由5万平方米以上延伸到5万平方米以下,城市道路改造由主干路延伸到次干路、支路和街巷路,城市治理由道路延伸到河流、山洪沟和城边山,城市建设由以建设为主延伸到建管并重,新区开发由一般性政策引导延伸到具体项目安排,加快推进城市空间布局结构调整。
城市新区开发重点抓好高速公路出口起步区建设,完成市广电大厦、工会大厦、城市规划展示馆和建设大厦等项目主体工程。本溪体育馆建设也要力争完成主体工程。建成市博物馆和本溪清真寺。完成华厦街、程家路、樱花大街及一中东校联系路建设。完善姚家新区配套设施,土地开发要迈出实质步伐。落实威宁封区政策,严禁新增地面建筑。国庆节前全面完成太子河市区段综合整治。建成总长5.25公里的姚家段、上牛段和小堡段防洪工程。对总长7.8公里的太子河市区段干流河道实施清淤。新建团山子拦河坝,改造姚家和小堡拦河坝。开工建设姚家至郑家7.4公里的滨河北路。新建太子河滨河公园,扩建太子丹公园,续建溪湖公园和彩屯公园,建成威宁至梁家7.3公里的滨河(北)景观路,使太子河形成碧波荡漾、景色宜人,夏天能游泳划船、冬天能滑冰的水上活动区。
老城区改造重点是严格控制建设规模。除棚户区改造、闲置土地开发、危房改造、地工路地区与合金工业园区“退二进三”之外,原则上不批准商住楼建设项目。继续盘活启动城市闲置土地85公顷。完善已建棚户区和沉陷区回迁小区的配套服务,突出抓好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解决好回迁居民的上学、就医、再就业等问题。我市中心城区目前还有5万平方米以下集中连片棚户区13片、84万平方米,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从今年起启动拆迁建设。改造城市中心区危房3万平方米。继续改造修建中心城区住宅区的人行甬道和车行道。推进南芬区旧城区改造,建设细河公园,完成南芬区公共水源地改造工程。改造和维修总长19.8公里的环山路西段、唐家路等14条市区主干路和支路。新建治沉广场。改造市政府广场。改造平顶山车行路,修建步行登山路,恢复人文景点景观,逐步将平顶山建成与望溪公园一样的城市休闲公园。加强对供暖、供气、供水企业的管理和支持,下力量改造地下管网和设施,切实提高公益事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供暖体制。
继续实施城市绿化工程和光彩工程。新栽树木40万株,新增绿地50万平方米,新增亮化单位50个,同时要全面解决中心城区街巷的“摸黑路”。重点治理程家、合金、电台、张家和转山5条山洪沟。不断加大社区卫生保洁力度,继续增加城区道路和社区卫生保洁人员,保持大街小巷常年干干净净今年要大见成效。深入开展灭鼠防病、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严厉查处打击违法小广告,提高全市爱国卫生工作水平。本溪、桓仁两县也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提升县城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五)以“开放年”促进外向牵动,实现重大项目建设新突破
继续加大以招商引资为主的对外开放力度。实施“三大结构调整”,加快振兴发展,关键是上项目壮企业,根本出路在于扩大开放、招商引资。要在全省开发开放“五点一线”和“中部城市群建设”中找准位置,发挥开发区、工业加工区、工业园区的载体作用,利用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吸引投资。各相关部门都要设立接待客商窗口,明确分管领导,实行专人负责,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争取在本溪设立商检分支机构,积极协调和发挥海关在我市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各项优惠政策,对招商引资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把2007年作为全市“开放年”,认真组织开展“开放杯”竞赛活动。要在“走出去、请进来”上下功夫,每月组织一个重要的招商团组出访,每周邀请一个重要的客商团组来访。在实行专题招商、小团组招商、定向招商的基础上,突出加强与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集团的合资合作,积极促进韩国浦项制铁公司、德国海德堡公司与本溪市企业扩大合作。继续筹划推进100个投资额在千万元以上的招商项目,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的档次和水平。全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力争增长15%以上。还要继续扩大对外贸易和劳务输出。
抓好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建设。牢固树立以项目为支撑加快发展的思想,对涉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投资项目,要在配套条件、项目用地、政策倾斜等方面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交通基建项目要协助省交通厅启动沈丹高速公路本溪站主出口建设,完成沈环线孤山子至高台子段征地动迁、路基改造和桥梁工程。建成小市至孔堡段22公里一级公路,完成孔堡至碱厂的路基改造。推动本辽辽高速公路、桓仁至新宾永陵高速公路以及东北东部铁路和高速公路桓仁段等项目进展。重大能源项目要积极促成本溪热电联产项目启动实施,抓好桓仁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完成观音阁引水工程的项目设计和审批。技术改造要支持本钢热轧配套相关工程、北钢1780热轧、工源水泥集团和公路水泥厂两个日产5000吨干法熟料生产线等项目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要高于上年水平。
(六)推进公共财政建设,切实加强金融工作
继续落实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各项扶持政策。运用贴息、担保等方式,推进调整和改造。支持县(区)经济发展,促进县乡财源建设。坚持依法治税,做好土地使用税调整等税制改革准备工作,加强税源管理和纳税评估工作,堵塞征管漏洞,做到应收尽收,确保财税收入稳定增长。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完善分类分档经费定额标准,规范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政策,加快三年滚动项目库建设,并积极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细化预算编制内容。扩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范围。继续加大收支脱钩、收缴分离工作力度,增强政府对非税收入的统筹能力。巩固“采管分离”成果,不断扩大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效整合财力,保证重点支出。加大对“三大结构调整”、科技教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农业等投入力度,支持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节约消费性支出,控制一般性支出,实行有保有压,降低行政事业成本。进一步加大政府债务清偿力度,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加强金融工作。以经济和金融协调发展为方向,支持金融改革和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信贷资金要继续重点支持“两钢”高新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新增贷款要重点投向现代中药、旅游和钢铁深加工制品三大接续产业,积极扶持加工区建设和县(区)域经济发展,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新业务。推进本溪市与国家开发银行的整体合作。认真开展以信贷诚信体系建设为重点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整治,积极营造促进中小企业和个人消费信贷增长的良好环境。提高城市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支持农村信用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七)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和谐本溪建设
办好十项民生工程。一是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二是企业退休人员月基本养老金发放三年累计提高230元。三是城市低保标准全年每人每月比2006年初提高23元,保持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四是新修中心城区住宅区人行甬道和车行道7万平方米。五是在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工程基本完成之后,启动5万平方米以下棚户区改造工程。六是农村所有行政村基本通油路。七是新增农村30个行政村所在地通自来水。八是市有线电视网要完成6万户广播电视传输数字化转换工程,完成50个20户以上自然村屯通广播电视。九是全面完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由“两免一补”提升为“两免三补”。十是解决好棚户区改造回迁居民的上学和就医问题,新建学校4所、医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所。
抓好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全年新增就业再就业8万人,其中稳定就业4.5万人。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万个以上,全年开展普惠制培训4万人。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认真落实和兑现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政策。依法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城镇社会保险扩面新增养老保险2万人、医疗保险2万人、失业保险0.5万人、工伤保险0.5万人。提高城市特困居民医疗救助标准和报销比例。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新建区域性中心敬老院2所。
大力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支持辽宁科技学院进一步提高综合办学能力。全面完成“两类新三片”新一轮“普九”达标任务。加快城区义务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和薄弱学校改造,搞好全市范围内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和对口帮扶,推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职业教育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资源整合,构建适应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规范办学行为,坚决制止乱补课、乱办班、乱收费。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整合专业艺术资源,创建省级重点院团,制定扶持政策,鼓励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政府财政今年要增加社区办公经费投入,促进社区工作加强,着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举办社区、村文化艺术活动,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在全市基本建立设施较为完善的县(区)、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重大传染疾病的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启动市传染病院二期工程建设。加强以慈善医院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的医疗救助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扩大减免项目和幅度。搞好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继续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快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的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积极争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五连冠”。加强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努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发展档案事业,建成市政府信息查询中心。全面开展第二轮修志工作。建立本溪市食品质量检验中心,开展食品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完成第二次农业普查登记、数据录入、审核和汇总上报任务。加快发展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推进以弘扬“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
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围绕全市产业结构调整,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大力引进国外智力,积极吸纳急需的外埠人才和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加强人才队伍能力建设,抓好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抓好公务员培训教育,启动优秀企业家培养工作,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推进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营造浓厚的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和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
??? 加快环境友好型城市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贯彻落实本溪市“创模”规划,积极推进“创模”五项工程建设,确保完成年度“创模”目标。全年二级以上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要达到75%以上。坚持“规划先行、环保准入”,严禁新上不符合环保规定的项目,建设项目环评率要达到90%以上。制定出台《本溪市节约能源管理办法》,建立节能监察机构和专项基金,加强对节能工作的检测监督。鼓励支持高效节能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抓好本钢综合节能技术改造、北钢污水处理等24个节能、节水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本钢、北钢、工源水泥集团及南芬区循环经济试点。依法促进清洁生产,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强制审核,全年完成审核30家。在细河两岸大面积植树造林,建设细河整治的绿色护堤。启动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投入运行医疗垃圾处置中心,加大机动车尾气整治力度。深入整顿和规范矿业开发秩序,全市矿山企业数量要压缩到400个。
认真做好信访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继续实施信访重点案件领导包案制,着力抓好突出集访、越级上访和非正常上访的集中整治。运用多种手段预防和妥善处理各类信访矛盾及群体性事件。严厉打击非法传销和变相传销,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编制和实施《本溪市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煤矿燃气、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的治理和监管,强化消防和交通安全管理,下决心关闭小煤矿100个,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继续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以治安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 (八)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不断提高执政为民的水平
当前,我们正处在谋求本溪全面振兴、构建和谐本溪的关键时期。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把活干好,这是本溪的历史、本溪的老百姓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绝不能辜负市委、市人大、市政协的期望,绝不能辜负本溪157万人民的期望。市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地抓好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本溪人民的收入水平,抓好城市经营、不断提高本溪人民的生活质量,抓好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公务员昂扬向上造福于民的能力。少做评价、少发议论、少说经验、多出成效,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和本届政府任期目标的圆满完成。
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认真贯彻《监督法》,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及各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在办理好今年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基础上,要对本届政府任期内所有的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部梳理一遍,有条件和创造条件能够解决的问题必须解决到位。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时刻与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在市委的领导下,在人大和政协的监督下埋头干活、努力工作。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广开言路,集中民智,讲真话、讲实话、讲我们本溪自己的话,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继续抓好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五五”依法治市规划。全面落实《市政府重大决策程序规定》、《市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和公务人员违法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完善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考试培训制度和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建设,治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问题。继续办好市政府网站。市政府市民投诉中心和市长信箱要始终保持昼夜畅通。
工作作风要更加务实。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绝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要一件事一件事地抓落实,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抓落实。各种会议和文件要在上年基础上再精简压缩10%。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少一点计较和攀比,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少一分牢骚和抱怨,多一分随和与忍让。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共谋发展,共建和谐。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恪守政德,执政为民,谨言慎行。积极倡导言必信、行必果、雷厉风行、真抓实干,既顽强拚搏又不事张扬,既开拓创新又脚踏实地,既积极进取又埋头苦干。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前移工作窗口,下移工作重心,认认真真察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不折不扣地落实勤政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坚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认真执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广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法律意识和行政能力,还要厉行节约艰苦奋斗。一言一行都要为群众着想,念念不忘为了谁。一举一动都要发挥表率作用,念念不忘我是谁。一时一刻都要廉洁自律,念念不忘约束谁。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要淡泊明志,坦荡做人,清正为官,廉洁干事。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抓住新机遇、再造新本溪,任重道远,时不我待。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本溪市委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拚搏实干,为开创本溪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为加快本溪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而继续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